* **合法合规:**持有相关监管机构颁发的牌照,确保平台运营合法。
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随着中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期,国内外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均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中国的创新发展展现出强大动能和广阔前景。
中国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阅读提示
中国的创新发展展现出强大动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评估全球130多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后发现,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受访公众对中国科技创新前景乐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中国再次成为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国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稳步增长,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年荣登榜首。
全球创新指数中的科技创新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密度分布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创新产业(300832)的集合体,通常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并在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榜中有7个在亚洲,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北京市、上海—苏州城市群、南京市排名前十。
《报告》在分析当前全球创新形势时表示,2023年全球风险投资、国际专利申请量和科学出版物数量下滑,研发支出增长也有所放缓。但2023年全球技术进步依然强劲,尤其在基因组测序、计算能力、动力电池等领域。5G、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应用正在深化。此外,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还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表现出积极趋势,包括全球贫困率下降、劳动生产率上升等。
《报告》认为,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全球创新的新引擎。《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第十一位,是排名前30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有效地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分别排在第七位和第二十三位,均高于去年。在全球创新指数的七大领域中,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基础设施和商业成熟度方面的排名靠前;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等具体细分领域,中国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对拉动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反映出中国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广阔前景。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9月20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和2022年相比,2023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国内重要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入选卓越科技论文比例持续提升。
据近十年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国际论文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6.20次,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5.76次)。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和数学7个学科论文被引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
截至2024年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2071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48.4%,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6.57万篇,占世界份额为33.8%,世界总量占比提升了3%,排在世界第2位。
2023年,中国持续开展高质量开放合作,中国高被引论文中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占比已升至三分之一。根据2023年国际引用中国国际论文的分析发现,印度成为引用中国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最多的国家,其次为美国和韩国;俄罗斯科学院是引用中国论文数量最多的国际机构。
此外,2023年,中国在主要平台发布预印本论文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为推动学术创新成果的全球快速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向世界推送中国优秀论文和中国作者,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国国际科技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国际科技期刊数量上升显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持续吸引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发表在中国大地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近八成受访公众对中国科技创新前景乐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9月6日发布的《洞察科技脉动构筑创新桥梁—全国公众科技创新认知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八成的受访公众对于中国的科技创新前景持乐观态度。具体而言,在硬件领域,“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的占比为77.65%;在软件领域,“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的占比达到78.51%。
《报告》显示,受访公众对于5G通信、消费互联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四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表现出较高认可度和满意度。这表明,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已经惠及每个人。
受访公众对于科研院所、民营企业、高等院校及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所作贡献的认可度比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与创新贡献获得广泛认可。《报告》认为,这与民营企业的研发强度有关。2023年,民营上市企业整体研发强度达3.7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受访公众心目中,“创新人才流失和短缺”以及“国内创新环境和生态不够完善”是目前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和“整体科研投入不足”也是受访公众较为担忧的因素。相较而言,受访公众对于“企业参与创新意识不强”和“资本不够活跃,对创新支持不足”表现出更少的担忧。
怎样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和“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受访公众最为认可的三个关键着力点。在具体举措中,最受认可的是教育制度改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交流。
《报告》建议,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平衡科技创新中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强国建设
阅读提示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强国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安永研究院的报告显示,随着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全国工商联的报告显示,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强国建设。
《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8.43分,比之前一年提高1.30分,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指数显著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高地引领作用持续提升。
2024年,全国创新投入和产出规模不断扩大,创新环境优化明显,创新绩效显著提升。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三类。第一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均属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第二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43分),但是高于50分的地区,包括重庆、湖北、安徽、陕西、四川、山东、湖南、福建、辽宁、江西、河南、吉林、河北、黑龙江、宁夏、广西、甘肃、贵州和海南。第三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在50分以下的地区,包括山西、云南、内蒙古、青海、新疆和西藏。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继续提速。长三角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等13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明显。长江经济带创新效能进一步显现。黄河流域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条件持续改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安永研究院: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安永研究院最近发布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
《报告》显示,2023年拥有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量的前五个省(市)分别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2023年拥有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量的前五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苏州市、杭州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数据资产潜在的商业价值在决策支持、产品开发、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然而,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据资产的关注程度较为有限。其对数据资产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数据中心和数字经济,且重视数据安全。
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的创造和积累依赖数字技术,而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技术上的产出和创新水平在数字专利中有所呈现。通过专利布局,专精特新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决策、防控知识产权风险,增强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报告》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从企业来看,采取持续型技术战略的企业,无论在热门技术分支还是冷门技术分支上,都有更好的表现。这体现出,在技术上持续深耕是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数字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并且有相当比例的专精特新企业采取这一策略。
全国工商联:
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企
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
全国工商联9月23日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
2023年,企业研发投入入围门槛为2.04亿元,比2022年提高0.2亿元;研发人员总数达到192.65万人,比2022年增长7.4%。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额突破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排名第一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地域来看,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广东的入围企业数量较多。研发费用总额排名第一的省份是广东。在关键技术来源方面,96.3%的企业选择自主开发与研制,75.1%的企业选择产学研合作,63.8%的企业选择引进技术或人才。
《报告》指出,入围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持续稳定增长,利润水平与出口贸易呈向好态势。从规模效益来看,2023年,入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8.97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7.56%。
近年来,入围企业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力度。近八成的企业正在实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超过九成的企业采取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等途径。超过七成的企业通过推进智能制造、应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依托数字化服务商、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等方式推进数字化发展。
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超过九成的企业采取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等途径。超过八成的企业采取提升管理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现有产品环保性能、依靠两化融合等举措。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网观点